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
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口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板,堆放高度达到1.5m,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问题:
1.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
3.事件三中,安全警示牌通常都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按一排布置时,从左到右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什么?
4.事件四中,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对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拆除的小型钢模板的规定有哪些?
5.事件五中,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确定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暂无---------------------------------
[华图解析]1.不妥之处: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理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还应对以下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超高限位器;变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吊钩保险;卷筒保险。
3.安全警示牌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多个安全警示牌在一起布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向上后下进行排列。各标志牌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标志牌尺寸的0.2倍。
4.钢模板部件拆除后,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5.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理由: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时,则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由背景资料可知,虽然汇总表总得分达到了合格要求,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故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不合格。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现场临时用电的范围包括临时动力用电和临时照明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否则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
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使用前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塔式起重机安全控制要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吊钩保险,卷筒保险,爬梯护圈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所以应进行安全检查。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安全警示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的设置应遵循“标准、安全、醒目、便利、协调、合理”的原则。多个安全警示牌在一起布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进行排列。各标志牌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标志牌尺寸的0.2倍。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的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第5.2.3条规定,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第5.2.2条规定,钢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第5.0.2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优良。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以上。(2)合格。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3)不合格。当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时;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为零分时。